前言
《结构化学》(原称《物质结构》)是卢嘉锡先生五十年代初回国后,率先在厦门大学化学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。卢先生精心组织教材,撰写教案 , 创立模型实验室。他对课程精益求精,课程一开始就在高水准上运作,使学生受益匪浅。他的研究生后来奔赴全国各地,如兰州大学、内蒙古大学、郑州大学、福州大学、中南大学等地,成为当地讲授结构化学的骨干力量。
五十年代后期,张乾二教授接班讲授该课程 , 逐步建立厦大体系的“物质结构”。五、六十年代,厦门大学先后举办了 2 次“物质结构研讨班”,为全国培养了一批结构化学人才。当年的学员,现已成为我国结晶化学的领军人物(如山东晶体所、福建物构所)。
60~90 年代,林连堂、胡盛志、施彼得、王银桂等教授先后讲授“结构化学”,不断充实、完善该课程。 80 年前后,全国各地几十名教师到我校进修“结构化学”,该课程深得好评。
九十年代,中青年教师接班讲课,老教师对新教师言传身教,使新教师很快成长起来。每个参与“结构化学”教学的教师都兢兢业业,使优良传统代代相传。
同时中青年教师还注意在教学中介绍相关的科研前沿内容,使教材具有时代特征。目前本课程已在 3 个平行班同时开展双语教学,使学生更方便进行国际学术交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