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->§ 3 分子的对称性-> 诺贝尔奖

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6

"for their theories, developed independently, concerning the course of chemical reactions"

 

1936年获化学奖

德拜.P. J. W. (Peter Joseph Wilhelm Debye , 1884~1966)

1884年3月24日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。1901年加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电气工程,1905年获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,任助教。1906年到慕尼黑大学学习物理,190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,任物理助教,1910年升为讲师,1911年任瑞士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,1912年任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。1920年回苏黎世大学任物理学教授,兼任联邦工业学院物理研究所主任。1927年任莱比锡大学教授。1934年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,兼任威廉·凯撒研究院物理所所长。1939年去美国,在伊萨卡康奈尔大学任化学教授,兼化学系的系主任。1952年退休。1966年11月在美国纽约的伊萨卡。

主要成就:他在分子结构和X衍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。他提出了极性分子理论,确定了分子的偶极矩,并应用理论和X光衍射弄清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形式,由此而获得 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

Petrus (Peter) Josephus Wilhelmus Debye
the Netherlands
Berlin University
Berlin, Germany
and Kaiser-Wilhelm-Institut (now Max-Planck-Institut) für Physik
Berlin-Dahlem, Germany
1884 - 1966

 

系列课程主页 向前翻页 返回页首 向后翻页 本课程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