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章 节 导 航 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
当前位置 ->§ 4 双原子分子 -> 4.1 化学键理论简介
-> 4.1.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|
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Chapter 4. Diatomic molecules
前言:两个原子相互靠近,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,怎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?这是化学键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。两个原子相距较长距离时,它们倾向于相互吸引,而在短距离内它们会互相排斥。某一对原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弱,而另一对原子间吸引力强到足以形成稳定分子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?
这正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。
原子是由带电粒子组成的,我们预计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多是静电相互作用,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,一是原子的带电状态(中性原子或离子),二是原子的电子结构,按原子最外价电子层全满状态(闭壳层)或未满状态(开壳层)来分类。 闭壳层包括中性原子,如稀有气体He、Ne、Kr……,及具有稀有气体闭壳层结构的离子如Li+、Na+、Mg2+、F-、Cl-等。开壳层则包括大多数中性原子,如H、Na、Mg、C、F等。显然,闭壳层原子(或离子)与开壳层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很不相同。 原子间相互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: (1)两个闭壳层的中性原子,例如 He-He,它们之间是van der Waals(范德华)引力作用。 (2)两个开壳层的中性原子,例如H-H,它们之间靠共用电子对结合称为“共价键”。 (3)一个闭壳层的正离子与一个闭壳层的负离子,例如Na+-Cl-,它们之间是静电相互作用,称之为“离子键”。 (4)一个开壳层离子(一般是正离子)与多个闭壳层离子(或分子),例如过渡金属配合物Mn+(X-)m,它们之间形成配位 键(属共价键范围)。 (5)许多金属原子聚集在一起,最外层价电子脱离核的束缚,在整个金属固体内运动——金属键。 讨论这些成键原理的理论称化学键理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