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.能带理论
1.过渡金属电子结构特点:
过渡金属nd能级与(n+1)s能级差很小,过渡元素波函数的径向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:
(a)与(n+1)s电子相比, nd电子轨道分布范围较小,节点数目少,随径向距离衰减快,使d电子径向分布极大值出现在吸引势很强的区域,因而d电子是相对稳定的。
(b)在原子核附近,d电子分布函数作抛物线式增长,对核电荷屏蔽不足,导致周期数增长时,sp电子数保持恒定,d壳层电子逐步填充。
()同一周期,从Ti到Ni,核与电子作用愈来愈强,使d层愈加稳定,原子半径也愈小。
(d)随周期数增长,例如
径向节面增加,d电子径向分布增大,愈来愈不稳定。
图8-2 过渡族原子4s与3d电子态的径向分布(示意图)
过渡金属的d电子运动介于局域与离域之间,造成了理论处理的困难,加上 Fe、Co、Ni
呈现铁磁性,Mn、Cr 呈现反铁磁性,更增加过渡金属电子理论的复杂性。但根据能带理论计算出来的费米面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,下面介绍能带理论。
2.能带理论
金属晶体中的电子处在带正电的原子实组成的周期性势场中运动, Schrödinger方程为
用微扰法等近似方法可解得能带模型。它将整块金属当作一个巨大的超分子体系,晶体中N个原子的每一种能量相等的原子轨道,通过线性组合,得到N个分子轨道。它是扩展到整块金属的离域轨道,由于N的数值很大(~数量级),得到分子轨道各能级间隔极小,形成一个能带。每个能带在固定的能量范围,内层原子轨道形成的能带较窄,外层原子轨道形成的能带较宽,各个能带按能级高低排列起来,成为能带结构,图8—4是导体与绝缘体的能带示意图。
图中红色的格于表示能带已填满电子,叫满带;空白的格子表示该带中无电子,叫空带。有电子但未填满的能带(橙色)叫导带。Na原子的电子组态为电子正好填满,形成满带,3s轨道形成的能带只填子一半,形成导带。Mg原子的3s
轨道虽已填满,但它与3p轨道的能带重叠。从3s3p 总体来看,也是导带。能带的范围是允许电子存在的区域,而能带间的间隔,是电子不能存在的区域,叫禁带。
金属在外电场作用下能导电。导带中的电子,受外电场作用,能量分布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,因而导电。满带中电子已填满,能量分布固定,没有改变的可能,不能导电,空带中没有电子,也不能导电。若空带与满带重叠,也可形成导带。
导体的能带结构特征是具有导带。绝缘体的能带特征是只有满带和空带,而且满带和空带之间的禁带较宽(ΔE≥5eV),一般电场条件下,难以将满带电子激发入空带,不能形成导带。半导体的特征,也是只有满带和空带,但满带与空带之间的禁带较窄(ΔE<3eV),在电场条件下满带的电子激发到空带,形成导带,即可导电。
图8-3 导体、绝缘体、半导体能带特征
|